市级非遗项目《藤编技艺》
通江县境内的“藤编技艺”是指通江县民间藤编编艺人李海波及其传承人群体的藤编技艺。主要存在于通江县董溪乡,背靠海鹰寺林场,就地取材,主要技艺流程包括:采藤、煮藤、剥皮、漂洗、晾晒、编织等环节,编织的各种果盘、筲箕、藤椅、藤床、吊篮等、茶几、躺椅等实用家具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。编就的藤编艺术品,栩栩如生,具有独特艺术效果。藤编产品造型朴素自然,有动人神态,力求逼真,朴素自然的再现生活。在通江甚至巴中境内都有较大的影响范围,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此项目,主要分布于巴中市东部的通江县境内,以通江县董溪乡以及周边地域为主要传承区域,手工生产作坊位于通江县董溪乡,原材料来至于县内附近的海鹰寺林场。通江县位于川陕边界的米仓山南麓,西接巴州、南江,西北抵广元,东靠达州、万源,南临平昌,北壤陕西南郑,属于北高南低的大山区。诺江镇地处通江县中心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、信息、人流物流中心,是藤编产品销售的中心地带。
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,辖33个乡镇、326个村,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,居北纬30°39′—31°33′,东经106°59′—107°46′之间,北与陕西省南郑、西乡、镇巴三县毗邻,东接万源市,南接平昌县,西与巴州、南江二县相依。属边远地区、革命老区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,素有“一府三乡”的美誉。通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气候特征为夏季气温高,日照多,雨量集中;秋季气温下降快,多阴雨;冬季无严寒,多阴天,少雨雪,常发生冬旱。年平均气温16.7℃,年降雨量1100毫米。长年多雾,基本雨热同季,冷热四季分明,干湿两季明显。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2%,年日照时间1299.2小时。境内沟壑纵横,高山环抱,林木资源丰富,藤编原材料生长丰富,为藤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基础。